查看原文
其他

树人奖91 | Han:在设计中找寻自我

SA StudioAlpha大巧筑人 2022-03-24


十年树木,百年筑人。


SA于2016年设立“树人奖”。树人奖颁布于每年初春,表彰上届优秀学员们。恰逢春日,接受“树人奖”邀请的学员可以在SA上海设计中心的室内或花园阳台种植专属于自己的一株植物,以纪念申请这段有意义的人生时光。此外,“树人奖”的同学将接受SA专访,分享自己的留学经历,为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宝贵的经验。访谈结果将以“SA树人奖”系列的形式,公布于SA微信公众号。


本期“树人奖”专访19Fall Han同学。在此也感谢每一位乐意分享的小伙伴。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是来自你们的卓越智慧与辛勤汗水,在这条路上没有捷径。查看SA送给你们的结业致辞




在设计中找寻自我


Han

华南理工大学 建筑专业

GPA: 3.54/4.0

TOEFL: 100

GRE: 314


关于自己:

兴趣和关注点比较分散,不狂热但也不至于冷漠无趣。做设计有时想太多而下不去手,现正在努力改正。


SA老师评语: 

有建筑理想,非常清楚在这个领域自己想要发展的方向。有才华,也很踏实。就是希望以后能少纠结一点 :)


录取结果

Columbia  MSAAD

Upenn  MSD.EBD

Umich  MArch 2

Syracuse MArch 2 奖$20000

WUSTL MArch 2 奖$16000

Polimi Architecture & Urban Design

KTH Msc Architecture


关于出国动机

非常奇怪的是,我从很早就认定了要出国读硕士,也没有什么原因,只是莫名其妙的觉得这是一定要做的,当然后来还有更多的因素加入,让我更坚定这一想法。过程中一直纠结去美国还是欧洲(甚至有想过德国,还学了一点点的德语),最后综合各种因素还是主申了美国。


关于选校list

因为对自己不自信,所以选了很多的学校,也跟风“买”了很多的“彩票”,但最后没有中其实我也很平静,觉得很正常,毕竟命里无时莫强求。最后的结果我其实也算满意,没有大失所望也没有喜出望外,平平淡淡才是真对吧。


申请准备

时间安排

在许多方面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反面例子,比如时间安排,特别是后来当我知道很多同学5、6月份就开始整理作品集的时候,才感叹自己落后了太多。虽然我早在3月份就把托福考完了,但硬是拖到了9月份才开始改第一个作品,然后因为作品集进入状态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真正开始进度有所推进已经是9月底,不但如此,11月份我还去考了GRE,导致整个申请过程的时间是非常非常紧张的。当然了,暑假其实是花了大部分时间去河南和山西进行古建考察,也是很开心很有收获的经历。

 

经历拓展

申请前只有过一次非常短暂的实习经历,大三去欧洲上的一个暑校其实对申请也没有太大的直接帮助。实际上这是教训,建议各位还是提早计划,积累多些实习经验,有条件的找自己感兴趣的暑校去提高自己,对申请绝对是很有帮助的。

 

作品集

作品集一共四个作品,两个重做,一个大改,一个小改。先是改了一个大四的剧场设计,和所有人一样,都是在第一个作品花的时间最长,因为很多时候要通过第一个作品来熟悉作品集制作的一些“套路”。后面重做的两个就快了很多,但我也想借此说点真心话,我感觉用于申请出国的作品集常常是一个很功利的东西,你需要别人在很短的时间内读懂你的意图,了解你某个方面的能力,所以“清晰”在这个时候比“清醒”要更重要,必须学会有的放矢,该画的认真画,不重要的就一笔带过,不要做无用功。不过,在申请结束之后其实应该好好反思,因为这样立竿见影的做法容易让人上瘾,以为设计就该这么做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

 

文书

对于我来说文书的准备还算顺利,可能因为我平时也比较喜欢写,在文字表达上不会觉得很困难。内容方面,我觉得真诚是最重要的,过于装点自己也没太大意思。


设计思考

我的作品集没有主线串联,每个作品探讨的是不一样的议题。几个作品按尺度的递增排序——从小住宅到两个公建再到一个城市设计。

 

第一个住宅作品探讨的是居住与大自然的关系,将居住体量抬到高处,树木穿插于体量中,人可以平视树杈和树冠,而地面则保持与周围自然环境同一标高,只有看似零散的结构接地,在铺地上坐了一些处理。后来我才看到长谷川豪也做过一个意图类似的设计,不过他的尺度感、材料感和结构设计都比我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这大概就是建筑师功底吧:把设计概念落实到空间体验的能力。

第二个作品是一个图书馆,探讨的是结构设计和空间设计的一体化,还有尺度的压缩与放大带来的特别感受。结构设计这方面我觉得国内还很有探索潜力,关于建筑的结构美学我们和日本、瑞士差得太远了。我自己最喜欢这个设计,可惜时间太紧,基本上只设计了一个雏形和主要空间,很多细节都没有处理,希望以后有机会继续吧。

第三个作品是修改了一下大四做的剧院设计,设计的关注点在于人工与自然的博弈,但操作上其实变成了几何图形的游戏。我后来反思了一下这可能是一个概念大于实际,图形大于体验的设计,而且有一点僵化,少了些灵气,所以斟酌了一下还是放到了第三个。

第四个作品是一个位于顺德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是在大四下的一个合作作业。策略是向破碎的老城区中置入一个新的结构,连结起原先分散的功能,并挑选重要节点做粗略的建筑设计。比较常规的做法,加上是合作作业,而且我申的基本都是建筑项目,就把它放到了最后一个。


作品集中最满意的一个作品

最满意的或许是图书馆设计,虽然还很不成熟,但它确实通过结构设计达成了某种空间效果,让我看到了某种综合设计的潜力。或许它现在不能说是一个很好的设计,但对于我自己是很有启发的。


申请过程中自己的心得体会

回顾五年的本科学习,会发现自己对于建筑学的理解比起许多同学都要后知后觉,其实从一开始每个人的起点就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中学时几乎相信科学和逻辑的思维方式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当然并非不承认直觉,而是习惯了因果清晰的思路。然而建筑设计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它要求建筑师在纷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然后还要从无数的可能性中挑选出想要走的方向,这其中杂糅了感觉、直觉、情绪、联想、审美、习惯、偶然性等等各种无法量化的心理活动和设计操作。这让我在低年级的时候常常无所适从,直到大概大四我才慢慢意识到这两种思维习惯的冲突,同时让自己开始转变。这也几乎是我本科五年最大的收获——对完全不同的一种世界观的理解、认可和内化。我的个人陈述讲的大概就是上述内容,所以对于我来说,申请出国就是一次小结,一次自我审视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果未必那么重要,自己有所领悟才是关键。


对学弟学妹说的话

说到烂的建议:提前开始准备,语言早点考好。托福成绩和GPA都比想象中的重要。另外,申请出国只是一小步,不用太功利太着急,很多时候还是要问问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我相信那个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最后

当然是感谢。

 

感谢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和弟弟虽然稚嫩但毫不犹豫的鼓励,感谢菲菲忍耐我在最困难时候散发的负能量,给我安慰和鼓舞。

 

感谢好好老师、林老师和程老师的推荐,感谢Lilian每次不留情面的点评和Ma老师细致入微的指导,感谢Qian老师对我个人陈述一针见血的意见,感谢蔡大的建议和Amy老师耐心的网申和文书辅助工作。

 

感谢一同做城市设计的队友赵主席和板栗,还有一同申请的小伙伴,斯炫、家琪姐、老胡等等各位的相互吐槽和鼓励,以及给了很多帮助和建议的各位老师和师兄师姐。当然最后是要感谢母校华工,让我认识全国最好的老师和同学,这是我的荣幸。

 

最后的最后,希望自己在国外能学到些东西,不枉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帮助和鼓励吧~


我的植物

水仙




点此查看


SA送给19Fall同学们的结业致辞



截止至6月9日,在2019Fall申请中,我们的同学们获得了34枚哈佛大学研究生录取,14枚耶鲁大学研究生录取,6麻省理工大学录取,3枚普林斯顿大学录取,113枚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55英国AA录取,66UCL伦敦大学学院录取,22枚TUD荷兰代尔夫特大学录取,20枚+港大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录取,12枚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录取(以上数据均不计Waitlist)。美国方面的录取数占大多数顶尖建筑景观院校的华人区录取数的一半以上,也超越了我们过往九年中所创造的单年度记录。每一枚录取的实现都来自自同学们的卓越智慧与辛勤汗水,在这条路上没有捷径。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留学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了解你现在的准备状态,并给予相应的建议。你所提交的信息将会严格保密。



留学评估二维码



20-21FALL建筑景观规划留学报名中

Studio Alpha 大巧筑人 | 2019 资费及服务




推荐阅读




Kim | 咸鱼也要奋斗一下



Luo | 所有努力都不会是无用功



Ting | 从此刻开始自信



Lavo | 勇敢的选择和幸运的旅程



Chewie Bian | 世界奇妙物语


Kieran | 做此刻最该做的事


Dian | 每一个不悔的选择

Cindy Hu |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幸运儿

Sophia | 零作品集的佛系申请

ZZuo | 遇到阻挡,更要用力地踩下去


Evan Tsai

微信:mysudea

电话:15601923989

StudioAlpha大巧筑人

长按二维码咨询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留学评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